>> 了解更多

    翱翔中华,感受地域风情,

    走遍神州,追寻华夏文明!

>> 了解更多

多彩万宁之相约山海
  
多彩万宁之美食大观
  
多彩万宁之长寿福地
  
昵称:
联系:
感谢您宝贵建议与意见!
  节目文稿
《走进邹城》之《孟子的长征》
 
 

公元前4世纪,随着西周王朝的衰落,中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代,当时被誉为战国七雄的齐楚燕韩赵魏秦,为了争夺国家的统治权,不断的发动战争。战争不仅带来了社会的动荡,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。

就在这个时候,有一位平民站了出来,他来到君的宫殿里,当面批评了君所奉行的企图通过战争,兼并其他国家的霸道理论,并提出了君为轻民为贵的王道思想。他甚至说: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,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,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权,而且理应被赶下台。

他的举动让人十分担心,因为那个时代的中国正处在君权至上的时期,冒犯君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,但是这位平民却说:生我所欲也,义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兼得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
他,就是孟子。

 

推出片名:孟子的长征

 

    山东省邹城市,位于山东省西南部,它东依沂蒙,北枕泰山,。南接徐淮,沃野千里,早在6000多年以前,这里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,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,公元前372年,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就诞生于此。

在十五岁以前,孟子在母亲的教诲之下,不但培养了自强不息的精神,而且也为学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。十五岁时,孟子师承于孔子之孙子思之门人,在子思学院潜心学习儒家思想.到了三十岁的时候,孟子开始在邹国开馆授业,传播儒家思想。此时的孟子,不仅精通儒家学说,而且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,又有所建树和发展,一时间,孟子已成为闻名诸侯的儒家代表人物之一。

每天,孟子除了给学生们讲授儒学之外,还要接待大量的来访者,这其中既有知识界的精英,也有王公贵族。面对来访者,孟子总是不耐其烦的阐述自己的儒学观点,那就是仁义与王道,所谓仁义就是在孔子讲“仁”的基础上加上一个“义”,所谓王道就是希望君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势欺人。

孟子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他43岁的那一年,突然,有一天,孟子结束他在学馆的生活,离开故乡邹国前往齐国。

在史书上,关于孟子前往齐国原因的记载,大都是模糊的,有人说孟子离开邹国是因为齐国的国君齐威王向他发出了邀请。也有人说孟子是想效仿孔子晚年周游列国的行为,那么,什么才是孟子离开家乡的真正原因呢?

我们都知道,孟子所处的那个时代,正是百家争鸣的时期,社会上各种思潮并立,有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等等。唯独儒家思想经过孔子之后的这一百多年时间,渐成微式,用孟子的话说就是:杨朱、墨翟之言盈天下”。

 

【采访】:邵泽水(山东省邹城市文物旅游局局长)

当时杨子学说非常盛行,有一种说法,天下不归杨,则归墨,那个时候儒学已经开始衰微,就是儒学的影响已经出现滑坡的趋势,可以说影响力在滑坡。

 

这个时候的孟子站在儒家立场上,为挽救儒家学派的影响力,既要对其他学派加以批评,同时又要进一步发展孔子的思想,对外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,然而在学馆里传播他的思想体系,作用是有限的,因此他必须走出去,另一方面,儒家修身的目的,并不仅仅为追求个人道德的高尚,而是为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而治国平天下的愿望是必须通过一个平台来实现的,学馆显然不是孟子所要的那个平台,他必须通过到诸侯间奔走呼号,才能有机会实现他的理想。

 

【采访】:邵泽水(山东省邹城市文物旅游局局长)

如果孟子当年不走出家门,坐在邹国这个小小的弹丸之地,教化学生的话,我就想,孟子思想不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。

 

公元前329年。孟子43岁的时候,开始了为期20多年周游列国的行程。当孟子的马车离故乡越来越远的时候,没有人知道,他的这一路是平坦还是坎坷!!!

 

带着希望,孟子辗转于诸侯之间,他仁政的思想能否被君接受,他王道的理念能否被付诸实施?他将会遇到怎样的困难,请继续收看文明中华行《走进邹城》之《孟子的长征》

 

孟子师徒一行数十人在齐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,他们住进了稷下学宫。

稷下学宫,是齐威王广收天下英才的地方,在这个藏龙卧虎之地,聚集在来自各国著名的学者,他们都象孟子一样,来此非为谋食求生,而为行道治世。

齐威王作为当时诸侯之中难得的君,他大胆进取,知人善任,因而短时间内便使齐国昂然挺立于东方,成为一方霸主。

一方面威王招贤纳士,思贤若渴,另一方面,孟子学富五车,有安邦定国平天下的雄才伟略。按理说,威王与孟子的相见,应该是磁石吸铁,胶漆相合,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

 

【采访】:胡新立(山东省邹城市文物旅游局 研究员)

孟子宣传仁义主张,主要是以仁政的思想,仁爱的思想,关心人民,反对战争,这样才能够取得统一国家的大的成就

 

孟子认为,仁政是统一天下者必备的条件。而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是实行「王道」,也就是使人民富足,百姓安乐,国家自然富强安定孟子仁政思想的内容十分广泛,而贯穿与其中的则是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。

刚到齐国的头几年,孟子几乎是天天向威王进谏,关于仁政思想的每一条主张,他无不述之合情,言之成理,。威王频频点头叫好,不过孟子渐渐发现,威王尽管对自己的主张十分赞同,但是却始终没有行动,这让孟子百思不得其解。

其实威王对孟子的思想应该说早就了如指掌了,不但十分尊重孟子,认为他学识渊博,有教养,有贤名。而且他也认为孟子的仁政理念的确很有道理,但是如果现在以仁政来治国,威王认为这显然不合时宜。

 

【采访】:胡新立(山东省邹城市文物旅游局 研究员)

战国当时的形势是以攻伐为上,当时是合纵连横,齐是东方的大国,强国,西方的大国是秦国,所以两方,中间有很多的战争,所以齐威王,当时一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,这样靠战争武力去赢得统一天下的成就。所以他对孟子的话既听,一个耳朵进,另外一个耳朵就冒出来了

 

在摸清威王思想之后,孟子彻底失望了,在他看来,不能实行自己的仁政思想,再好的待遇也没有用,于是,他谢绝了齐威王送给他数百两黄金,毅然的离开了齐国.

孟子的下一站是梁国,不过这一次,孟子没有得到热烈的欢迎,而是一个冷冰冰的开场。

公元前320年,魏国在与齐国的战争中大败,梁惠王不得不把国都前往大梁,以躲避齐国的军事威胁。这个时候的梁惠王心情十分糟糕,

 

【采访】:胡新立(山东省邹城市文物旅游局 研究员)

孟子见梁惠王,梁惠王就问,叟不远千里而来,亦将有以利吾国乎?梁惠王讲老夫子你从邹国不远千里,风尘仆仆而来,多么辛苦啊,对我们梁国有什么好处吗?

 

梁惠王见到孟子的时候,既不问好,也不让座,态度十分冷漠。孟子对此并不计较,他很理解梁惠王希望东山再起的的处境,于是孟子循循善诱地说道:“安邦治国之道,仁义而已,大王何必张口言利谋霸呢?”

孟子告诉梁惠王,纵使欲富国强兵,也还是在图小利,只有着手于仁义,才是真正的大利,没有远见的人才会急功近利.

虽然孟子和梁惠王的第一次相见有点不快,但孟子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修养,以及讲王道政治的精神,很快就感动了梁惠王。

不过,梁惠王心中依旧为现实政治所苦恼。他并不是不同意孟子的仁政立场,但是为了在冷酷竞争的现实中求得生存,尤其是魏夹于秦、楚、齐三大强国之间,眼看着侵逼日甚,年纪老迈的梁惠王困心焦虑,

孟子此时就像一个高明的医生,把准了惠王的脉动,孟子说“只要施仁政于民,方圆百里之小国,亦可王天下,更何况魏系大国呢?陛下广施仁政于民,省刑罚,薄税敛,使百姓不失农时地深耕细耨,闲暇时间,则以孝悌忠信之德教育青少年,使之入则事父兄,出则敬长上。倘能如此,哪怕是手持棍棒,也足以抵敌秦、楚之坚甲利兵了……”

孟子进一步解释说:“陛下请想,那秦、楚欲行霸道,无时不在征兵征役,夺其民时,民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,致使父母冻馁而死,兄弟妻子东逃西散。秦、楚之民既陷溺于痛苦的深渊之中,大王兴兵讨伐,有谁还会再与大王的仁义之师相抵抗,正所谓‘仁者无敌于天下’!……”

在孟子的谆谆教导之下,梁惠王渐渐的接受了仁政的思想,眼看着魏国即将成为孟子仁政思想的第一个实践者,然而就在这个时候,却突然发生了变故

 

孟子的仁政思想会在诸侯国内实行吗?二十多年的周游列国,又让孟子得到了什么?请继续收看文明中华行本期节目《走进邹城》之《孟子的长征》

 

孟子的运气相当的不好,就在惠王准备接受他的仁政主张,实施王道的时候,年迈的梁惠王却在突然间过逝了,不得已,孟子只得离开了魏国。

公元前319年,孟子在辗转于宋鲁滕国之后,再次来到齐国,见到了当时的国君齐宣王。

 

【采访】:胡新立(山东省邹城市文物旅游局 研究员)

齐宣王当时对孟子是非常尊重的,书上记载,就是齐宣王拜孟子为客卿,也就是客座的卿士,孟子在齐国,这次待的时间最长,大约有十年多的时间。

 

然而孟子得到的结果还是和齐威王的时候一样,表面上齐宣王经常召孟子进宫,或请教疑难,或讨计问策,但实际上但却终不肯实施仁政。

孟子渐渐的觉悟,他的仁政主张是得不到实施的,因为,一方面他的仁政主张颇具理想主义的色彩,从根本上与统治者是对立的。另一方面,以齐宣王为代表的统治者,只是把他当成了调味品,君们平时谈称霸,谈战争谈腻了,似乎也需要谈点仁义之类的东西,以调节口味,犹如大鱼大肉吃厌了,也需吃点瓜果菜蔬一样。或者充其量是把他当成了一部知识性的辞书,遇有疑难,可以翻阅查找而已。

然而孟子就象一支离弦的箭,总是向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奔去,不会转弯,更不会折身,

公元前304年,孟子拒绝了齐宣王的高官厚禄,带着深深的失望,再次离开了齐国,但是这一次孟子没有再继续他的周游列国的行程,而是回到了他的家乡

四十三岁离家,六十八岁还乡,在异国他乡整整漂泊流浪了二十五年。二十五年,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转瞬即逝,然而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又是何等的漫长啊!

 

【采访】:邵泽水(山东省邹城市文物旅游局局长)

 所以周游列国,我想它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文化长征,当年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我们红军的长征说过,红军的长征,长征是宣言书,长征是播种机,我就想毛泽东对红军长征的这个比喻,这个评价也可以放到孟子的周游列国身上。正是周游列国,使孟子思想得以发扬光大,正是周游列国,使邹,鲁,齐、宋、滕这些国家了解了孟子思想。扩大了孟子及其学说,这一条是不容忽视的,我们后人总结了两句话,叫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实际上当年孟子正是这两句话的实践者。

 

公元前289年,孟子逝世于他的故乡山东邹城,享年84岁,

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,在邹城建立了一所与孔庙一样规格的建筑,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,他有着和孔子一样的地位,人们称他为“亚圣”。

2300多年过去了,人们一直都没有忘他,如今,来孟子故里观光旅游的海内外游客与日俱增,在这里,人们不仅可以到孟庙孟府缅怀孟子----这位伟大的思想家,而且,还可以看到了一个自然风光秀丽,文化底蕴深厚,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邹城。

  旅游卫视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文明中华行节目组 京ICP备09106019号-2